放开油价” 2006年底时机较好 " |5 v# Y) ^8 o V! W ' w$ A5 u a6 A# Z0 V9 `- w 8月份以来,广东等南方区域一度出现“油荒”,有专家建议,应尽早放开油价,让价格来反映供给和需求的关系。也有专家提出提出不同意见,认为目前市场竞争主体不充分,放开油价没有意义,价格并不能体现真实的供求关系。 + m) g8 Q; U) R) ]2 O- Q9 f
# x) M: M% J" L z: H8 M5 t/ \/ j/ F 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说,目前的问题在于缺乏透明的价格变化机制,各方都在观望当中,油荒的背后是心“慌”。 油站库存转移到市民车子的油箱里,能不排队吗? # s8 P2 T L3 r" M/ t" i, [! K) }/ I* b
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政策,就应该严格执行。根据国家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,当鹿特丹、新加坡和纽约加权平均交易价格累计变动幅度超过8%时,我国就可以执行调价。在4月初,国际油价变动已经超过了68%,我们的价格没有调整;随后油价出现下跌,我们的价格也没有反映。今年以来,国家进行了5次调价,但仍然没有严格执行既定政策。 7 v" R n& R1 h* L' ?' q0 V
& c/ ?+ J& Z! H4 Z, Y. F 长远来说,采用国际接轨的市场化定价机制是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方向。按照加入WTO的承诺,2004年 ( P% |: i8 l( z( u. w& D \ + N! b$ t7 e# \3 |. w9 }% Z* ? 12月11日起,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已经全面开放,而从 + Y9 Z7 D" I% ]8 e/ ?
9 T, M) @" g$ i1 z
2006年12月11日开始,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也将全面开放。届时,油品的供应才真正“市场化”,那将是油价改革的良好时机。2 t& |4 e5 ?: p$ P6 s) D: i* V$ Z# w) 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