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华讯行业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楼主: CGRWW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现在降到7000/T比7月份再降好处多多,工厂应该算一算

[复制链接]
131#
发表于 2006-4-25 13:09:00 | 只看该作者
呵呵!这算盘能不能算好,还要等上半个月呀!
132#
 楼主| 发表于 2006-4-25 14:39:00 | 只看该作者
云南的松香价格影响很大,现在南宁的工厂100吨松脂都生产,也说明怕降价.) G4 O, @2 ?& M& {
不过,对于工厂而言,开盘价低大家都好做.
" z/ Z8 J; o# g2.8-3.0最理想.
133#
发表于 2006-4-25 14:41:00 | 只看该作者
不太可能了!估计3.5-4.0吧!
134#
 楼主| 发表于 2006-4-25 14:46:00 | 只看该作者
我的希望而已!2 f& a4 X2 |/ d
也是很多工厂的希望
135#
 楼主| 发表于 2006-4-26 10:23:00 | 只看该作者
http://www.chemall.com.cn/newscenter/newsarticleg.asp?ArticleID=72957* M5 `0 y( Q9 F! V! y
云浮威斯达化工有限公司
136#
 楼主| 发表于 2006-4-26 15:59:00 | 只看该作者
1. 马尾松 别名:青松、山松(广东),松柏(福建)。
( @& G& |# Y5 [
2 l& Q- [' v- [. I1 q# G+ rPinus massoniana Lamb.--松科 Pinaceae . b: U5 }& v# [, _8 J. `

+ }: A1 y! y0 s; e; T  Y' r& h常绿乔木,高达45m,胸径可达1.5m;树皮深红棕色,下部灰棕色,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;枝平展或斜展。一年生枝淡黄棕色,无毛,树冠宽塔形或伞形;冬芽卵状圆柱形或圆柱形,暗棕色,顶端尖,芽鳞边缘丝状,先端尖或成渐尖头,微反曲。针叶2针一束,稀3针一束,长12~20cm,细柔,微扭曲,两面有气孔线,边缘有细锯齿;横切面树脂道4~8个,边生;叶鞘初呈棕色,后渐亦灰黑色,宿存。雄球花淡红棕色,圆柱形,弯垂,长1~1.5cm,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,穗状,长6~15cm;雌球花单生或2~4个聚生于新枝近顶端,淡紫红色,一年生小球果圆球形或卵圆形,直径约2cm,棕色或暗紫棕色,上部珠鳞的鳞脐具向上直立的短刺,下部珠鳞的鳞脐平钝无刺。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圆形,长4~7cm,直径2.5~4cm,有短梗,下垂,成熟前绿色,熟时深棕色;中部珠鳞近长圆状倒卵形或近长方形,长约3cm;鳞盾菱形,微隆起或平,横脊微明显,鳞脐微凹,无刺,生于干燥环境者常具极短的刺;种子长卵圆形,长4~6mm,连翅长2~2.7cm;子叶5~8枚。花期4~5月,球果第二年10~12月成熟。 8 i; C$ I( O+ H3 _0 \' p

4 v' J" n0 }: t# v. f! R$ U0 X, w生于干旱、瘠薄的红壤、石砾土及砂质土,或生于岩石缝中,在肥润、深厚的沙质土壤上生长迅速。生于海拔0~1500m之间。
9 j4 B5 [8 k5 P1 U* z* K6 Q  S' m3 a7 \9 [. ^& }
分布于河南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陕西、云南、贵州和四川等省区
5 r& A/ K) p& e( p) `
137#
 楼主| 发表于 2006-4-26 16:00:00 | 只看该作者
2.云南松 别名:长毛松、青松。 ; t$ q$ s* C4 [9 D0 a+ \% B
, p$ \) z! E# V3 p0 B
Pinus yunnanensis Franch.--松科Pinaceae 0 l3 R( E, h1 [9 t7 {6 w6 n( y3 l
. X9 D% F0 U. Q- `& m$ _
常绿乔木,高达30m。树皮灰褐色,枝稍下垂,枝红褐色。针叶3针一束(少见2针),长10~30cm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,松球花序,雄花序生于新枝下部苞腋内,聚集成穗状,球果圆锥状卵形,长5~11cm,成熟时褐色。种子近卵形或倒卵形,长4~5mm,翅长12~14mm。花期4~5月,球果次年10月成熟。 1 f0 z1 X; P. o7 ^' ?; F4 {
1 f( Q8 {9 ^; m* W* U" ?; @
生长喜光,耐干旱的山地。
, o5 }: F7 [- k6 k
5 T3 F* m$ n2 z3 \1 ^分布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及西藏等省区8 \+ B# ^/ ^5 N" X
138#
 楼主| 发表于 2006-4-26 16:04:00 | 只看该作者
本品原名松脂,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列为上品。苏颂《图经本草》曰:"凡用松脂,先须炼治"。所载方法也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得。《政和本草》所附的植物图与今日的松树相似。$ h/ N9 `9 D# r( C; @

" x4 ?# s* A$ f9 H. L. Z, w9 C[采制]
. A$ v8 T# ?  z9 [: [& T采集树脂有上升式(即V形法)、下降式采脂法(即Y形法)及化学药剂处理法。我国现以采用下降式采脂法为主。选直径20~50cm的松树,在距地面2m高的树干处开割口,在开割割口前先要刮去粗皮,但不要损伤木质部,刮面长度50~60cm,宽25~40cm;在刮面中央开割长35~50cm,宽1~1.3cm,深入木质部1~1.2cm的中沟,中沟基部装一受脂器,再自中沟顶部开割对称侧沟,呈"V"字形,夹角小于90°,以后每隔一段时间,在前一个侧沟下开割另一对侧沟,可将油树脂不断收集起来。以在30~35℃采收为宜,即长江以南在5~10月、华北及东北在6~9月采收。
* [2 E% O2 M" H9 ]" u/ p3 z. M) ]$ o) @
将松油脂与水共热,滤去杂质,通水蒸气蒸馏,将所含松节油蒸出后,所余物质,放冷凝固,即是松香。
* t; e/ x) U: y. s. L+ k( B4 e, q# t0 ^) ]7 n2 V) S' m3 @
[药材及产销]
2 Y& O$ b' x! k) Y$ J$ r( k; r. {松香Colophonium 主产于广东。此外,广西、福建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、云南、四川及贵州等地均产。除供国内需要外,并可部分出口
5 h" |. h$ W4 j4 u
! r( D8 k# O& W& @; D1 g0 ~[药材鉴别]8 v8 y7 R' L! o5 d
, D" e5 b. G& D! C% O

9 f8 `" g! `) {. t# |. e性状鉴别 7 x% {. P0 N. b1 _* M  k) d+ W
9 c1 ~# G; M0 q5 s1 m
本品呈透明或半透明不规则块状物,大小不等,颜色由浅黄到深棕色。常温时质地较脆,破碎面平滑,有玻璃样光泽,气微弱,遇热则先变软,而后融化,经燃烧产生黄棕色浓烟。
' d4 Q0 D2 S4 N$ ]; r( h8 \/ Q, `
. b6 ^% R$ \3 T8 _' S- m松香不溶于水,部分溶于石油醚,易溶于乙醇、乙醚、苯、氯仿及乙酸乙酯等溶剂中。 3 m( }- z7 q! d% H- ^6 L0 [/ p

, m( q9 ^5 U" d' i" f以色浅,杂质少者为佳。
% J: O* H% z3 F+ n: k9 y6 l) x7 p9 ^' a  H2 v/ _; z% \" l! z' p
理化鉴别 & C$ X6 p5 U5 U$ k
) s  ?$ H+ L" J1 g) c5 t2 o
1. 取本品粉末0.1g,加乙醚2ml溶解后,加10%乙酸铜溶液1ml,振摇后,醚层显绿色。(检查松香酸) * D: o9 c$ h& t& H
$ d1 ^. I* X! I! w2 K6 w1 n6 L6 y
2. 取本品粉末0.1g,加乙酸酐5ml,稍加热使溶,冷后,加浓硫酸1滴,初显紫红色,后变蓝紫色。 7 ^& `! f% N0 `$ U
/ m8 d1 h! x. Z. H
3. 薄层层析。样品制备:取松香0.1g,加乙酸乙酯0.5ml溶解。吸附剂:硅胶-1%CMC(青岛海洋化工厂)。105℃活化2小时。展开剂:乙醚-乙醇(10:0.5)。展距:21cm。显色剂:10%磷钼酸乙醇液,喷雾后先观察所出现的蓝色斑点,然后在红外光灯下加热,则再出现部分蓝色斑点,而加热前所出现的斑点颜色加深。
! ]% _4 V' p3 v  H+ q7 f" D/ c3 J' b# e; z# f& I) @. _
* t& u5 F' a0 }* |
松香薄层层析图谱
, y( V6 B* i7 R* gM:二甲基黄 1.松香
% W, y0 I  t$ v) I" p. g$ ~& z
6 `# `( o2 b3 {( v[化学成份]% V) c! ]2 W0 V( X4 Z! |. k/ x( B
松香中含有80%~90%的松香酸酐(abietic anhydrides),松香酸酐经乙醇处理变成松香酸(abeietic acid、sylvic acid);还含有左松脂酸(levopimaric acid、levosapitic acid),左松脂酸若经热乙醇处理则异构化成松香酸;还有树脂烃类。因松香中所含树脂酸量高,致使松香的酸价可达150~180,远高于其它树脂类。
  C3 G7 G; b+ O! g
& X8 e) `0 W+ N7 c* C[性味及功效]
  M, V3 r# Y) b3 W6 C6 k6 F甘苦,性温。外用有生肌止痛、燥湿杀虫功能。用于痈肿恶疮及疥癣等。外用适量或制成膏药。
" o9 O" D! G2 k, H
0 y5 o8 X( S" Y
139#
发表于 2006-4-26 17:17:00 | 只看该作者
辛苦了
140#
发表于 2006-4-26 17:19:00 | 只看该作者
如果有关各种松树分析具体点就更完美啦!" M6 ]7 m1 ]$ C" e
比如:马尾松、湿地松、云南松、思茅松、华山松。。。+ `! H5 ^# o! M* i) B; k  a/ h
他们采脂量。。。成本差价。。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申请友链|手机版|华讯行业网 ( 桂B2-20030027  

GMT+8, 2025-5-2 01:48 , Processed in 0.025880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